-
12个DeepSeek提示词,1天完成一篇论文!
随着DeepSeek爆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元宇宙文化实验室的余梦珑博士后团队精心撰写《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 不久,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学习科学实验室肖睿团队又重磅发布《DeepSeek提示词工程和落地场景》,AI的进步并没有让学术圈感到恐慌,反而积极拥抱,甚至在上月,浙江大学还花重金部署了私域满血版DeepSeek,那么处在毕业季的我们该如何用DeepSeek写论文呢?接下来我以教育学专业为例全流程演示。 一、设置身份 假如你是一位[研究领域,例如教育学]领域的资深教…
-
DeepSeek 全方位解决论文写作中的五大常见难题!(附指令)
论文写作是每个学术研究者和学生必须面对的一项任务。无论是毕业论文、期刊论文还是研究报告,写作过程中的挑战都不容小觑。从选题到答辩,每一环节都充满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而随着AI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利用AI辅助工具来提高论文写作的效率与质量。那么,论文写作中常见的难题有哪些?AI又如何帮你一一化解这些问题?本文将为你详细介绍。 一、如何解答论文写作难题 通过AI技术的帮助,论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AI不仅仅是一个辅助工具,它能够: 二、常见论文写作问题 1. 写作卡顿:如何突…
-
40条AI学术写作高阶提示词:从选题到投稿,一键搞定论文全流程!
写论文的时候,你是不是也有这种感觉:一坐下来就头大,选题不知道怎么定,综述不知道怎么写,结果和讨论更是一团乱麻? 其实很多卡点,不是你不会写,而是缺一个靠谱的写作“助手”。AI 工具就是个好帮手,但前提是你得会用。随便一句“帮我写论文”,肯定不行;真正有效的方法,是给 AI 一个足够清晰、学术化的 (提示词)。 今天这篇文章,我整理了 40 条高阶学术写作提示词,覆盖了从选题、开题报告,到文献综述、写作润色、投稿全流程。每条都写得很详细,你复制就能用,效率立刻提升好几倍! 一…
-
新手必看!手把手教你用 AI 写论文:六大模块全面解析与实操提示词
刚开始尝试将 AI 作为“写作助理”的科研人员,最常遇到的问题是:从哪一步入手、该如何提问,以及如何把 AI 的输出变成合格的学术文本。在Elsevier 旗下高分期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系统梳理了 AI 在学术写作中的五大辅助模块:idea 生成、结构化写作、文献综述、数据管理与结果描述、编辑润色。本文将以这五大模块为框架,逐步拆解实操步骤,并提供可直接使用的高质量提示词,帮助你科学、高效地使用 AI辅助写作,新手小白也能轻松上手。 总体使用原则 1. 人机分工:AI负责“生成草稿、组织语言、做…
-
如何借助 AI 高效写出一篇高质量毕业论文?
本文是一份详尽的 AI 辅助写作指南,旨在帮助本科与硕士研究生系统、高效地完成毕业论文。内容涵盖论文各章节写作技巧、提示词使用模板、不同学科范文示例、图表生成建议、降重与查重策略,以及 AI 工具推荐等。建议收藏学习,避免写作陷入低效循环。 一、AI写论文的本质:工具,而非代写 AI 正在深刻改变学术写作的方式。我们不再需要从 0 到 1 地盲目摸索,而是可以借助 AI 工具提升效率、优化结构、扩展思路,甚至在数据分析、文献综述、语言润色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 但必须明确一点: AI 工具 ≠ …
-
新规出台,AI写论文不注意就会踩雷!
当《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实施后,很多小伙伴第一反应都觉得是为了防止不法分子使用假图片及AI换脸而规定的,作为学术圈的学者们需要吃这样的瓜吗? 不论是科研人或学术党,只要你用AI写论文了,就需要注意了。《办法》中明确规定:使用AI生成的内容必须进行显示标识(如加水印、标注来源)或隐式标识(内置元数据),这样让许多AI平台都开始以显示标识与隐式标识体现。 以小编的推测,学术圈以后会越来越注重AI对论文来带的影响。现在的学者都习惯把AI当成自己的小助手,从整理文献,到直接产出初稿。这样过分依…
-
“AI率检测”会提高原创率吗?
AI工具的发展,给学术工作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焦虑。 论文尤其文科论文原创性的问题,说是一个痼疾恐怕不会有异议。今天学者们忧虑的、高度依赖AI生成的论文,在20年前可能是高度依赖“Ctrl+C/Ctrl+V”的论文,在10年前可能是高度依赖“降重神器”的论文,性质上没有差别。原创意识是一种珍贵的自觉,甚至是一种自信,它需要建立在对专业神圣性的深度信任之上。 教育者的另一个焦虑是,AI生成论文,严重缺乏人文主义精神和批判性,但它的高速简便却在强烈吸引着学生竞相采用。无疑如此,只是要更进一步想想,这个…
-
为论文“AI率”立规矩
为论文“AI率”立规矩的,不只高校。4月14日,中文核心期刊《社会科学辑刊》发文谴责用AI生成或辅助创作学术论文的现象,并宣布对查实的论文作者实行黑名单制。总编辑李学成告诉南都记者,为2025年第4期刊物筛选出的3篇投稿有明显的AI创作痕迹,这3篇的作者均已被纳入黑名单。但论文的作者向其反馈时,仅承认用AI工具润色。 李学成透露,从2024年底,他便发现投稿论文中有使用AI创作的苗头。此后,这类情况越来越多。其中的投稿者,不仅有学生,还包括有职称的高校教师。在他看来,随着AI创作的论文比例越来越…
-
“降AI率”成生意背后暗藏风险
记者注意到,网上提到的关于“AI降重指令”的办法有软件降重,也有人工降重。记者咨询了一位提供“人工降重”服务的博主,其表示,利用软件“降AI率”存在把语句改差和后续的复检风险,有可能被查出来。人工“降AI”会多注意语句处理,经过处理后需要同学进行复检反馈,并承诺包原平台检测通过。 北京数字经济与数字治理法治研究会副秘书长黄尹旭表示,所谓“识别AI”是通过专门的模型去学习AI的输出特点,一些软件虽然可以提供相应服务,但客观上存在诈骗风险。 去年末,复旦大学正式发布《复旦大学关于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
AI写作“拼凑感”强,代写机构也不靠谱
去年保研武汉大学的小蔡告诉总台中国之声记者,此前他在写本科毕业论文时,曾借助过AI。 小蔡:“毕业论文课题研究过程中需要学习新知识,有很多之前不了解的东西,可以把我们不懂的问题直接输入进去,让AI给我做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介绍,也让我们对技术、背景有更多的认识,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小蔡坦言,AI只是辅助工具,自己在论文的写作层面并不会依赖它。“每个人的文章都有不同的写作风格,直接改写AI提供的文本有很强的拼凑感。” 合理使用AI会事半功倍,反之就会适得其反,甚至面临风险。在河北上大四的小张(化…